9 月 26 日,东吴证券发布公司点评报告,维持当升科技(300073)“买入” 评级。报告显示,当升科技在固态锂电材料领域实现关键卡位,三元、铁锂等主营业务持续发力,2025-2027 年盈利预期上调,成长潜力显著。
在固态材料赛道,当升科技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固态锂电正极材料率先实现 10 吨级批量出货,成功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预计 2027 年全固态 NCM 正极材料出货量有望跃升至千吨级。富锂锰基材料方面,公司突破关键技术,开发出中高容量(220-250mAh/g)和超高容量(>280mAh/g)产品,当前已实现吨级出货,合作客户涵盖卫蓝、清陶、辉能、一汽等行业主流企业,2027 年出货目标直指百吨级。
固态电解质领域同样成果丰硕。当升科技已开发多种电解质体系,其中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 10mS/cm,可满足 < 5Mpa 使用条件,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目前公司与比亚迪、吉利、一汽、中航等企业达成合作,预计 2025 年全年电解质出货 50 吨,2026 年将实现超百吨级出货,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也有望后续突破,供应链布局持续完善。
主营业务方面,当升科技多品类协同增长。三元正极材料作为盈利基石,重点布局欧洲市场,国际客户占比稳定在 60%,主供 LG、SK、村田等头部企业,预计 2025-2027 年出货量分别为 6 万吨、8 万吨、11 万吨,同比增速分别达 50%、33%、38%。芬兰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首期 6 万吨 NCM 项目预计 2026 年 11 月建成,为国际业务扩张奠定产能基础。
铁锂正极材料后发优势凸显,公司采用一烧极简工艺降本增效,2025-2027 年出货量预计为 11 万吨、20 万吨、30 万吨,同比增幅分别达 90%、100%、50%,客户包括中航、瑞浦、欣旺达、亿纬等行业龙头。钴酸锂业务同样表现亮眼,2025 年上半年倍率型产品市占率超 50%,预计 2025-2027 年出货量为 0.6 万吨、0.85 万吨、1 万吨,持续巩固细分市场地位。
盈利预测方面,东吴证券上调当升科技 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预计分别达 8.0 亿元、10.5 亿元、13.7 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 70%、31%、30%,对应 PE 分别为 43 倍、33 倍、25 倍。截至报告发布日,当升科技收盘价为 63.81 元,总市值 347.31 亿元,市净率 2.25 倍,资产负债率 22.34%,财务结构稳健。
报告同时提示,需关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波动等潜在风险。但总体来看,当升科技凭借固态材料的技术卡位与多业务的协同增长,正构筑起长期竞争优势,有望在锂电材料行业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