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中邮证券发布最新公司点评报告,维持中芯国际 “买入” 评级。报告显示,中芯国际拟收购中芯北方 49% 少数股权,同时持续扩充 12 英寸晶圆产能,叠加下游需求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与行业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据悉,中芯国际此次收购对象为国家集成电路基金、集成电路投资中心等机构所持中芯北方 49.00% 股权。交易完成后,中芯北方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中芯北方专注于 12 英寸晶圆代工,具备逻辑电路、高压驱动、图像传感器等多工艺平台量产能力,服务覆盖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等多领域,2024 年实现营收 129.79 亿元、归母净利润 16.82 亿元,且折旧高峰已过。中邮证券分析指出,双方在工艺、客户、供应链等方面协同效应显著,收购将提升中芯国际资产质量,强化业务协同性。

产能扩张方面,中芯国际正以每年 5 万片 12 英寸月产能的速度推进扩充,以满足全球 “Local for local” 需求。报告提到,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美国区、欧亚区产值增长,部分源于海外客户为拓展中国市场及全球业务,优先选择中国制造产能。为保障客户竞争力,中芯国际在保证产能与质量的同时优化价格,预计 2025 年底国际市场营业额将同比增长。产能投入上,公司每年约 75 亿美元投资中,八成用于设备采购,2025 年上半年资本开支已达 33.01 亿美元。

财务预测与估值层面,中邮证券预计中芯国际 2025-2027 年营收将分别达 677 亿元、779 亿元、89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1 亿元、62 亿元、7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稳健。作为中国大陆最大、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与三星差距逐步缩小,且在先进制程领域持续突破。当前国内高端芯片供给紧缺,叠加 AI 算力需求爆发,公司技术与产能稀缺性凸显,估值支撑力强劲。

风险提示方面,报告提醒需关注宏观经济波动、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扩产进度滞后、折旧对毛利率的压力及市场竞争加剧等潜在风险。

中芯国际最新收盘价为 128.92 元,总市值达 10313 亿元,52 周内股价区间为 44.77-128.92 元,资产负债率 35.2%,基本面表现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