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广和通(300638.SZ)发布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H1 公司实现营收 37.07 亿元,同比下滑 9.02%;归母净利润 2.18 亿元,同比下降 34.66%。不过,若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影响,公司同期营收同比增长 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54%,核心业务展现出强劲增长韧性。
从行业环境来看,全球物联网产业正持续复苏,端侧 AI 与智能模组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预计达 215 亿,同比增长 14.4%,2030 年更将增至 411 亿;2024-2030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15%。国内市场同样表现亮眼,2024 年我国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 26.56 亿,占移动终端连接数比重 59.7%,同比增长 13.89%,行业仍处于规模化爆发期。在 5G 领域,2024 年全球 5G 连接数突破 20 亿,连接占比 25%,预计 2028 年将超越 4G 成为主流技术,2030 年占比达 57%。端侧 AI 方面,AI 嵌入式蜂窝模组到 2030 年预计占物联网模组出货量的 25%,年复合增长率 35%,市场潜力巨大。
面对行业机遇,广和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线以把握新需求。2025H1,公司研发投入 2.54 亿元,累计获得发明专利 356 项,且检测中心于 5 月正式通过 CNAS 审核,巩固了在无线射频测试和可靠性验证领域的行业标杆地位。产品布局上,公司推出覆盖 1T-50T 的全矩阵 AI 模组及 “星云” 系列解决方案,广通远驰发布新一代 R17 车规级 5G 通信模组 AN970 系列、高算力 5G AI 智能网联座舱模组 AN762S 和 AN782S 系列,还推出 Fibocom AI Stack 端侧 AI 解决方案、AI 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等,将 AI 技术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
在具身智能领域,广和通已取得先发优势。公司 2023 年成立 AIC 产品线,聚焦机器人行业 AI 算法 + 硬件解决方案,2024 年实现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批量发货,2025 年成功导入国内外多家头部客户。该解决方案集成 AI 算法、机器视觉等多技术,提供全栈式服务。此外,AIC 产品线推出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 + 算力盒子 RV-Bot 已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基于高通高算力平台的 Fibot 项目与全球领先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RTK 视觉融合定位方案也与多足机器人头部厂商合作,解决动态环境定位盲区问题。
山西证券分析指出,剔除锐凌无线后公司业绩持续增长,AI、边缘算力、机器人业务为其开启新增长篇章,预计 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3 亿元、6.97 亿元、8.73 亿元,对应 EPS 0.72 元、0.91 元、1.14 元,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维持 “买入 – B” 评级。同时,需关注集成通信 SoC 方案替代、物联网下游复苏不及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