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7 日,中银证券发布新凤鸣(603225.SH)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公司 2025 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显著修复,第二季度业绩同比、环比均实现提升,叠加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与生物基材料布局,维持 “买入” 评级。
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新凤鸣实现营业总收入 334.91 亿元,同比增长 7.10%;归母净利润 7.09 亿元,同比增长 17.28%;扣非归母净利润 6.60 亿元,同比增幅更高达 22.47%。其中,第二季度表现尤为亮眼,营收 189.34 亿元,同比增长 12.57%、环比增长 30.06%;归母净利润 4.03 亿元,同比增长 22.24%、环比增长 31.44%,业绩增长动能强劲。
分业务来看,尽管上半年主要产品销售均价同比下降,但销量增长成为收入提升关键。涤纶长丝板块,上半年实现营收 231.68 亿元,销量 357.19 万吨同比增 5.44%,其中 DTY 销量同比大增 21.63%;PTA 业务表现突出,随着产能释放,上半年收入 46.52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11.80 亿元大幅增长,销量 108.79 万吨,较去年同期 22.65 万吨显著提升。
盈利水平方面,2025 年上半年公司总体毛利率 6.42%,同比提升 0.41 个百分点。费用控制成效显著,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 0.61 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汇兑收益增加;同时,公司在手订单充裕,截至中报,合同负债达 16.70 亿元,较去年同期 3.82 亿元大幅增长,为后续业绩提供支撑。
产业链布局上,新凤鸣已形成 “PTA – 聚酯纺丝 – 加弹” 一体化经营格局,预计 2025 年底 PTA 产能将突破 1000 万吨。此外,公司积极探索绿色转型,7 月公告拟 1 亿元增资合肥利夫生物,布局呋喃基材料领域,有望在高端生物基纤维、绿色包装等赛道打开新增长空间。
估值方面,中银证券调整新凤鸣 2025-2026 年盈利预测,并新增 2027 年预测,预计 2025-2027 年 EPS 分别为 0.98 元、1.19 元、1.39 元,对应市盈率 15.9 倍、13.1 倍、11.3 倍,估值优势凸显。不过报告也提示,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产能增加等因素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截至 9 月 15 日,新凤鸣总市值 238.15 亿元,今年以来股价绝对涨幅 42.3%,相对上证综指超额收益 23.9%,市场表现跑赢大盘,中银证券认为其成长潜力值得期待,维持 “买入” 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