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均胜电子(600699.SH)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其子公司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的项目定点通知,将在全球范围内为其开发并提供一系列汽车智能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预计高达150亿元。这不仅刷新了公司智能化业务单笔订单纪录,更被视为其全球化智能驾驶供应链地位跃升的重要标志。
9月16日,资本市场迅速反应,截至收盘,公司股价强势涨停。
巨额订单背后的全球化进阶路 “均胜系”浮出水面
回溯均胜电子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通过资本并购实现技术整合与市场扩张的教科书。
自2011年起,公司开启了一系列战略收购,先是以16亿元收购德国普瑞,获取核心智能驾驶技术,成功打入宝马、奔驰等高端品牌供应链;2014年,先后收购德国IMA和QUIN公司,进一步完善汽车电子布局,进入奥迪、保时捷体系;2016年以9.2亿美元收购美国KSS,进军汽车安全领域;2018年再以15.88亿美元收购日本高田主要资产,切入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供应链。
多次跨境并购使其资产规模从2010年末的11.24亿元跃升至2024年末的641.66亿元,营业收入也从11.25亿元大幅增长至558.64亿元,实现了从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到全球化科技供应商的跨越。
但并购也带来显著挑战。2021年,因收购的KSS公司业绩未达预期,均胜电子计提商誉减值20.19亿元,导致当年亏损37.53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商誉仍达72.93亿元,占总资产的10.70%。此外,整合与重组费用持续发生,2022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超过10亿元,财务压力不容小觑。
高负债经营亦是其扩张策略的另一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负债473.44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超120亿元,货币资金则为72.72亿元。同期利息支出达5.77亿元,持续侵蚀利润。
均胜电子频繁并购与资本运作的背后,离不开实际控制人王剑峰的战略布局。
资料显示,王剑峰197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从杭州美院毕业后进入汽车紧固件厂工作,2004年创立均胜集团。2011年,通过借壳辽源得亨实现均胜电子上市,开启资本征程。
截至目前,王剑峰通过控股57.50%的均胜集团持有均胜电子5.19亿股,并直接持有0.35亿股。
但他并未止步于此。其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均普智能,资产也主要来自外延并购。2017年,该公司以约1.3亿欧元收购PrehIMA,又以8991万欧元收购MacariusGmbH,奠定业务基础。王剑峰通过均胜集团和宁波韦普创投持有均普智能大量股权,估算持股市值超60亿元。
更引人注目的是对香山股份的资本运作,均胜电子先后以25.50亿元出售均胜群英63%股权给香山股份,后又通过收购取得香山股份控股权。这一来一回,王剑峰不仅收回现金超25亿元,以低于10亿元成本拿下香山控制权,重掌均胜群英,还新增一家上市公司。
至此,王剑峰已实际控制三家上市公司,一个结构复杂、布局广泛的“均胜系”悄然成型。
毛利率创近年最优 研发驱动多领域突破进入收获期
尽管财务压力仍在,但均胜电子通过精细化运营与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正持续改善。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2.9个百分点至约18.4%,创近年来最优水平。这一变化背后,是全球成本优化与供应链调整策略的显效。
通过引入中国供应商、优化采购策略、推动产能转移等措施,公司海外市场毛利率大幅提升。欧洲及美洲地区改善尤为明显,“中国供应链+全球布局”模式显示出竞争力。
分业务看,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至15.9%,全球四大区域全部实现提升;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提升2.2个百分点至21.5%。海外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至17.8%。
公司表示,随着新订单量产、成本改善措施深化、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推进,以及海外组织精简效益释放,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投入是均胜电子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超100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24.88亿元,同比增长44.48%。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研发人员达6323人,构筑了深厚的技术护城河。
高强度研发投入保障了公司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新能源管理等关键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智能座舱领域,均胜电子不断推陈出新。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为某头部自主品牌量产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该产品集成了先进的芯片技术、高效的运算能力以及人性化的交互设计,能够为用户带来流畅且智能的座舱体验。同时,均胜电子全球首发沉浸式智能座舱JoySpace+,这一创新产品集成了多项前沿技术。例如,其采用了先进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融合了语音识别、手势控制、面部识别等多种交互方式,使驾驶者与车辆之间的沟通更加自然便捷。在显示技术方面,JoySpace+配备了超高清、大尺寸的显示屏,并支持3D显示效果,为乘客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视觉盛宴。此外,该智能座舱还在智能互联方面实现突破,能够无缝连接车内与车外的信息世界,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娱乐、导航及车辆管理等服务。
智能驾驶领域同样成绩斐然。均胜电子与行业知名的智能驾驶算法公司Momenta进一步扩大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联合突破了某知名自主品牌的智能辅助驾驶域控项目,该项目订单金额超10亿元,预计于2026年实现量产。此次合作,将Momenta先进的智能驾驶算法与均胜电子强大的工程化能力和汽车零部件制造经验相结合,致力于为客户打造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双方共同研发的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能够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精准感知、高效决策以及精确控制,可支持包括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等在内的多种高级辅助驾驶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
在智能网联与车路云协同方面,均胜电子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公司为全新国产宝马5系提供的V2X解决方案已成功进入量产阶段。该解决方案通过车与车(V2V)、车与基础设施(V2I)、车与人(V2P)以及车与网络(V2N)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车辆对周边环境的全面感知,极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与交通效率。例如,车辆能够提前获取前方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状态,合理规划车速,避免不必要的停车与启动,既节省燃油又减少拥堵。同时,通过与云端的实时连接,车辆可以接收最新的地图数据、交通信息以及软件升级,始终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在新能源管理领域,公司逐步突破国内客户市场,新获多个国内品牌及新势力品牌订单。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47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11.13%,显示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推进港股IPO 深化全球资本布局
为缓解财务压力、增强全球资本运作能力,均胜电子正在推进港股上市进程。
公司表示,赴港上市有利于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满足国际投资人需求,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与全球竞争力。
这一举措对均胜电子全球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外市场收入达225.42亿元,占比74.28%,2023年、2024年国际收入占比均保持在74%以上,国际化程度极高。港股上市将为其提供更匹配业务结构的融资环境,进一步支持其海外发展与整合。
业内人士指出,150亿元订单不仅是一纸合约,更是对均胜电子多年坚持“技术并购+全球整合+研发创新”路径的肯定。公司通过精准并购获取技术与市场,通过中国供应链优势提升全球运营效率,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面向未来布局,最终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迎来收获期。
然而,高负债、高商誉、高利息支出等问题依然存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放缓带来的行业压力也未完全消散。能否借助此次订单与港股上市契机,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释放整合效益,将决定其能否真正迈向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